人人都爱王大师2015-07-29 07:44

王林王大师喧哗了两年,这回终于落马了。想想那些过往的落马大师——打住,又是落马、大师!——以气功助大兴安岭森林灭火的严新、掌风能击倒对手的闫芳、耳朵识字的张宝胜、盖世华佗胡万林、养生教母马悦凌、绿豆小王子张悟本……众师何等可笑!但细想,其实他们还是相当招人爱的,正是因为当初的招人爱,才有后来的招人恨,爱有多深,恨就有多烈。

比如王大师,爱他的人相当多。曾和王大师合影的刘志军、朱明国就不说了,这么大的干部,为何搭讪个江湖术士?刘朱乃落马(这回是正牌的)之人,怎么糟践他们都没风险,死马任人踹。那众多明星,应该也是热爱王大师的,哪怕只是热爱他神秘的医术。给王大师牵线搭桥的主儿,当然更热爱王大师,王大师红火时,领着领导接见王大师,和领导一起干坏事,于是自己也就成了领导的贴心人;王大师败落时,真的假的帮着铲事,大把大把从王大师那里拿钱,怎能不爱王大师?怎能不爱人民币?

严格说,如今玩命骂王大师、骂贪官、骂女明星、骂所有和王大师照过相的精英的骂者,也是热爱王大师的。因为,有了王大师,有了他的影友,才有了骂的对象,有了展示自己才能和存在的机会,有了一吐恶气以保持身心健康的运动项目。

王朔是骂者的第一个高峰,但他的酷评多是一些判定,是标题党,说服力不强,如:王林脱掉了中国精英最后一条内裤,他们智商很低,他们缺乏安全感,渣滓俨然精英,这是时代的悲哀。王朔有很深的思索,但他的拥趸却只喜欢引用“内裤”,闹得满眼满耳晃的都是内裤,人人都像是偷拍贼。

王枪枪是第二个高峰,他把王朔的内裤升级到情趣内衣。我把他的《吴晓波老师,你的情趣内衣露出来了》收藏,以备不时学习把玩。但我以为,这一次王枪枪太狠了,光顾玩了,激情肆意模糊了目标,动作变形。王枪枪文中也有比较平和理性的文字,如:“不要急着拿私权做挡箭牌,他们首先是公众人物,很多还是手握公权的人物,他们涉嫌用非法手段侵占公众利益,他们跟普通人不一样,普通人担心私权被公众侵害,但侵害私权的恰恰是公权而不是公众。”

如果这话是在说贪官,他们吃多少就得吐多少,这事有司法管着,不是我们能瞎说的;如果是说明星和吴晓波,就有点霸道了,他们去不去见王林,照不照相,甚至想从王大师那里讨点便宜,那是他们的自由,当时的荣耀和今日的糗,他们自己受着,不劳旁人费神,与公权力无关。

在王林这事上,我以为吴晓波的表述是真实的,是正常的。对奇异之事特异之人,吴晓波有好奇心,将信将疑,不敢越界置评;吴没否认答应去王林那里坐坐,也不因没去成而幸灾乐祸;吴对“各阶层人士以互相诋毁、嘲弄为乐事,以撕裂、对立为目标,以在思维的烂泥潭里缠斗为欢乐”不以为然——这些应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正常反应。

知识分子?精英?精英怎么了?骂者对王林的喧哗,对王林的涉嫌犯罪,已经不感兴趣了,他们把人分为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凭空把前者任命为精英,必欲全部打掉而后快。一个心智正常的人应该是:马云你成功了,我看见了,我没你那么执着,没受你的累和急,也没碰到你的机会,我不嫉妒,我继续玩我的,将来我也许成功,也许不成功,大家都活一辈子,谁都不是谁的英雄,也不是谁的精英,用不着急扯白脸哭天骂地。

“气功大师”王林在深圳被江西萍乡警方带走调查。北京著名娱乐策划人独孤意在网上曝光王林与多位明星交往的一组合影照片。此组照片所涉几乎所有明星都失声。

似乎我们有这样的习惯,就是热衷于对某个人物进行崇拜,而且我们的习惯在于别人都崇拜了,如果我不去崇拜我就会有“落伍”的感觉,甚至担心自己被“凹”出去;甚至担心自己被圈里人嘲笑、身边人嘲笑。众多大腕明星们争先恐后地和大师王林合影,自然也就这样循规蹈矩的发生了。

大师王林事件发展到今日,就算大家不去嘲笑众明星,估计众明星们也早就无地自容了。大师王林的相簿被公开,众明星们笑容可鞠,神态亦似乎“天人合一”,当然还隐约可以看到某些崇拜的拘谨,毕竟这是大师“赐予”的机会,我辈如果不是明星,大师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和我们合影的。所以这份拘谨和毕恭毕敬是必须的,能和大师合影,应该是一件“高大上”的荣耀彰显。不然当初的趋之若鹜,真的就没有意义。

当初的如此荣耀,今日的无地自容,这份尴尬的逆袭,非但明星难以启齿,大家的嗤笑亦难免,亦可以理解。原来明星们和我们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我们一哄而上只是贪图便宜物品,而明星们贪图的是“大师”之意。这在人性的骨子里没有什么区别。而明星们一哄而上大师更是惹了一身骚。但这身骚的关键在于,是谁成就了谁?试想,如果没有众明星的依次登场合影,这个大师无非就是一个练习气功的人,再无非也就是一个江湖骗子而已。别忘了对于大众来说,明星就是一种可信度代言。明星都去和大师合影了,社会上谁还能说王林不是他妈的大师呢。事已至此,有个揪心的事还是问一声:众明星们是不是也把和大师合影拿出来晒一晒、炒一炒,看谁能借机混个头条?

笑够了的民众,别忘了感谢那些明星,他们用自取其辱的方式,给咱上了这一课,着实不易。以后不管咱们是过依旧平淡的日子,还是突然过上了功成名就的日子,咱都要多一些理性判断,少一点跟风和盲从。

大师王林忍受三年后,据说还是雇凶将自己的弟子兼仇人杀害并沉尸湖底。此事最近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当然,王林是否杀了其弟子,还有待警方的调查给出结论。

王林再次曝光于公众视野,是在江西人大副主任陈安众落马后。陈在萍乡市市委委书记任上与王交情甚厚,而王的基地就在萍乡。萍乡是其发达之地,也是其殉葬之地。但王的“朋友圈”远非萍乡或者江西一地,而是辐射全国,一般官员争相巴结他不用说,明星富商也以结交其为荣,就是权力大亨,也要对这位气功大师礼让三分。去年被“双规”的广东省政协主席朱明国,乃是王的座上客。据说,朱早年官场落难,是王搭救了他一把,从此对王礼遇有加。不过,从王叙述他和朱的关系来看,似乎不是这样。

按理,能够让一帮权贵敬为上宾之人,必有其过人之处,王或许在为人处世上有一套。有网络达人就说,王的外表看起来有些憨,不知是装憨还是真憨,反正让人感觉对他挺放心的。但王也有犯罪前科,而且好吹牛。让王声明鹊起的,是他空盆变蛇的“绝活儿”。不过,如今大家都知道,那只是耍蛇的小把戏,他后来成为人们眼中的气功大师,多半是吹捧出来的。但王林以此为铺垫,摇身一变,进入权贵阶层,周旋于巨贾明星政要间。当其护身符剥掉后,人们恍然醒悟,原来王大师什么都不是。

这些年,除了王林之外,还出过不少气功大师,迷惑了不少人。相对来说,王林还不是最差的,他毕竟会一点耍蛇的手艺,也不寻思建立什么教派和组织。比起各类“大师”来,那些打着宗教旗号、实为民间邪教的“教主”,对社会的危害更大。自李洪志创立法轮功形成声势后,民间“邪教”就一直没有断过,隔一阶段冒出一个新教派来,自称“佛祖转世”或“基督再生”,要来人间拯救人类,散发末日思想,妖言惑众,广收教徒,而在教派内部,教主命令就是最高戒律,不可违背。

比如,在王林被抓之前,广东宣判了一起教主的案子。此人姓吴,广东揭阳人,上世纪90年代初创立“华藏宗门”,自称“华藏”一脉初祖,自封法号“觉皇”,自夸“博大精深,贯通三界,统摄教宗”,暗示其是凌驾于各大宗教之上的“皇中皇”。该组织去年7月被广东公安部门打掉,最近由珠海检察院以涉嫌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强奸罪,诈骗罪,生产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提起公诉。

大凡邪教,其创立者皆喜欢虚构身世,弄虚作假,吹嘘拥有多种特异功能,再以歪理邪说蛊惑人心,以种种手段对弟子实行精神控制,对自己顶礼膜拜,这位吴教主也不例外,早年劣迹斑斑,被多次收容审查及判刑,于2010年才刑满释放,但用这些手法,却骗得善男信女甘愿奉献钱财供其挥霍,还胁迫女弟子与其发生性关系。

问题在于,为什么许多人会相信这套谎言,而事后又追悔莫及?普通民众倒也罢了,但王林的信众可不乏官场商场的精英人士,为什么如此,倒真值得深思。从社会角度说,就不能不提到个人信仰的缺乏,主流意识形态的被边缘化,还有社会的不公不义、尔虞我诈等精神病象,它们导致了妖孽的兴盛和人们的病急乱投医。

【对于王林案这样一个外界高度关注的案件,律师的庭外言论尤其应该严谨。】

“大师”王林从神坛跌落后,有关他的各种信息不断丰富着公众的认知。不过,王林律师陈有西日前却将矛头指向媒体,他说,自2013年7月开始,就有媒体曝光了王林与官员、影视明星的大量照片,都是有目的的涂黑他的行动,使得大众的视线被引向了仇富、仇官、仇名人、仇江湖术士的一种心理。背后是有人在操纵的,而王林一直是被动躲起来的。

王林是“被动躲起来的”,王林是“被骗得团团转的人”,王林也不是“这两年媒介传说中的形象”,“有些新闻界在故意地混淆、误导老百姓”……总之一句话,王林很冤!作为律师里地位颇高的人物,陈有西此番对媒体的攻击性言论,让人跌碎一地眼镜。

媒体报道王林的情况,讲述其如何利用气功走出监狱,交往大量高官、企业家以及社会名流并进行敛财,并非是什么故意“抹黑”,而是在描述事实真相,探究真相背后深刻的社会成因,即像王林这样的江湖术士为何能够大行其道,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如何打破权力黑箱,等等。这种质疑本身,也是媒体天然的责任所系,属于一种天职,而并非像陈有西揣测的那样,“有人操纵”。

事实上,即便是王林本人,也从不避讳其“手眼通天”的人脉关系,无论是将关系挂在口头上,还是将合影挂在墙上,无不以此作为进一步“经营”的本钱。王林与“关门弟子”邹勇的恩怨纠葛,不正是一个从相互吸引、相互利用再到反目成仇的过程?将这样一个处处主动、咄咄逼人的“大师”,打扮成一个总是被骗、总是被动躲避的人,实在是神乎其神。

代理律师为当事人说话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也因此,其言行同样应限定在法律的范围内。对于王林案这样一个外界高度关注的案件,律师的庭外言论尤其应该严谨,不能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拿逆转之类的说法影响办案;更不能选择性地利用媒体,甚至不惜给不利于己方的媒体报道乱扣帽子。

还记得,当陈有西律师在萍乡市看守所会见王林遇阻时,即通过媒体报道施加影响;而其会见王林之后,又在第一时间发布“重大逆转”的消息。与此同时,却对2013年以来媒体揭露王林的报道整体上否定。一边选择性利用媒体,一边又妖魔化媒体,其中的功利性也实在太强了。

陈有西律师此前谈及王林案时曾说,“作为律师,就是还原事实真相,坚守法律底线”,在没有任何证据的前提下,对媒体无端诽谤,这算坚守了法律底线?陈有西这种做法,又给其他律师树立了怎样的典范?

□胡印斌(媒体人)?

陶渊明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王林为了让他人帮自己抓住仇人邹勇并置其于死地,签了“承诺书”,也堪称奇文。可能是因为大师身上的新闻太多,看点太多,至今还没有人撰文与大家分享“承诺书”的离奇之处。这些离奇处,大约可以看到,金钱、权力、法律,在“大师”心目中各处于什么位置。

在王林签署的一份印有红手印的“承诺书”的文字显示,“我本人王林委托林某某、黄钰刚两人办理邹勇案件事宜的费用,共计现金人民币壹仟贰佰万元整,现金分两期支付。1、免去邹勇人大代表身份后三天内,支付陆佰万元整,2、公安机关抓捕邹勇归案后,三天内付清陆佰万元整,否则本人承担一切经济和法律责任。”网上看到有人替王林辩护,说他是叫人通过合法途径做这些事,那就不妨看看王林合法在哪儿。首先,何来承诺书所称的“邹勇案件”?公、检、法哪家立案了?或者王林本人有立案的资格或资质?但是,王林不但“立案”了,还开始“办案”了:“王林委托林某某、黄钰刚两人办理邹勇案件……”再看看大师“办案”的范围,不仅涉及公安,还涉及人大。而且,“逮捕”、“免去人大代表身份”等各个具体目标的达成,王林都明码标价。另一份“承诺书”里面,若判邹勇死刑,王林开价500万元。

从“立案”到“办案”,直至“给邹勇判死刑”,“承诺书”表明,王林负责出钱,出钱即“立案”;拿钱的人负责实现王林所要的结果,至于中间的过程,用什么手段,承诺书没有提到。但是,有一点是没有疑问的:让钱飞一会儿。

王林是有头脑的人,他也懂得做事要有“合法性”。他在承诺书中所说的把邹勇“抓起来”、“判死刑”,应该是指走法律程序实现这些目标。这也是有人替王林辩护的理由,说他是叫人通过合法途径做这些事。这样的辩护,至少也是法盲式的辩护。本来,是否判刑,判什么刑,都是要开庭审理才能决定的事,但是,人还没抓到,王林已经给邹勇的死刑出了价码。可以判死刑的案件,是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是公诉案件而非自诉案件——起诉都不用个人出面,更不用当事人出钱。出500万元,达到判处邹勇死刑的目标,这还是“合法途径”吗?再说,没有人会傻到在“承诺书”里留下买凶杀人的证据。

绕开法律程序,自己出钱,找人抓邹勇,王林显然更相信“关系”、“背景”,而不信任法律,或者说不相信当地法院。王林第一相信的是钱,第二相信的是黄钰刚口中“上面”的人:用钱从“上面”的人那里去购买权力,然后用权力操纵、影响法律的实际运用。钱、权、法如此“嫁接”在一起,这就是王林的“办案思想”。

7月21日上午,“气功大师”王林的两位辩护律师陈有西与李建辉,在江西省萍乡市看守所会见了王林。7月22日晚间,京衡律师事务所董事长兼主任陈有西称,王林的家属并非外界猜想的那么有能量,王林的家属就是几个家庭妇女,她们只是找了律师来帮助她们,没有任何其他的活动,她们也没有这个能力。(7月23日《新闻晨报》)

律师的上述表态反而拓宽了人们的思维想象空间。律师一面说王林家人没背景、没能量,甚至王林家里的钱也被骗子骗光了,一面又放出风声说“案情可能会有重大逆转”却又“不便披露”,以吊起人们的胃口,意欲如何?前者显得王林家人太软弱一般,王林太无知很老实,作案犯罪的可能性不大,后者是通过媒体调转舆论对王林被拘出现的一边倒的声音,抑止人们对“气功大师”王林涉案看好戏的欲望。

王林家人没有背景、没有活动能量,公众只能看两位律师的表演了;可是,如果王林家人有背景、有活动能量,又会怎么样?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在说这话的人心里,笔者不敢乱说。难道涉嫌违法犯罪者的家人有背景、有能量,就能扭转或者改变案件处理的结果,使法律处罚顺应这些家人或者违法犯罪者的意愿?事实上,比王林更有背景的“老虎”都被打了,律师即使不是话中有话,也是对司法公正的质疑,误导或者影响人们用不健康的思维猜测司法审判。这是很可怕很荒谬的。

当事律师说话能不能信,公众自有信仰和判断。还是那句老话,公道自在人心。司法部门的公信力,是谁也扭曲不了、抹杀不了的。对有背景、有能量的人,司法应当硬起来;对假装没有背景、没有能量的,也不必软下来,请勿让外因造势干预司法,影响公平公正。

王林如果不中途出事,那么他豪华别墅里的墙壁终将不够摆放他和各界明星的合影,他那展示与名流合影的画册《中国人》也将源源不断地出续集。

随着邹勇的离奇消失,有关王林的新闻一直没有中断过。近日,这个《中国人》的画册更是在网上被广泛转载和解读,甚至还被制作成视频。

从这个画册里,我们看到一个强大的明星阵容:戴玉强、李双江、王菲、李亚鹏、李连杰、周迅、李湘、李冰冰(她还认王林为干爹)、赵薇、刘晓庆、朱军、王祖贤、成龙、费翔……

除了演艺明星之外,还有商界明星马云、何鸿燊,政界名人刘志军、曾荫权、朱明国,以及在当地比较有名、但在省外则需要加职务前缀的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安众、江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宋晨光、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丁鑫发等。

在这些演艺明星的身后,都有长长的粉丝大军。他们每人每次的出场费加在一起,夸张点说都够建一座“王府”别墅。但这种级别的明星却一个个成为王林的粉丝。而这个长相并不英俊,才华也不出众,变戏法比不上魔术师,论医术不如普通医生的所谓“大师”,究竟有何种魅力让众多明星名人如此趋之若鹜?

王林的看家本领,就是他那既不美观、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变蛇小魔术。魔术换个说法,就变成了“特异功能”。与许多“大师”一样,王林也是靠这种换个名称的小魔术起家的。

把魔术包装成能看穿前世今生和未来,能挪移乾坤、预知祸福、包治疑难杂症的“大师”,就不愁没人前来朝拜了。

对那些不是循正常通道出名、致富和上位的人来说,所有得到与失去似乎都是命运的安排。他们相信一切偶然都是命中注定,而掌握这一“注定”权力的是冥冥之中的命运之神。他们还相信命运之神也像人类一样,可以通过膜拜与进贡,通过物质与精神的贿赂而得到它的眷顾。

但命运之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于是就要寻找命运之神的代理人与代言人。像王林这样的“大师”,似乎就是以神的代理人和代言人身份出现的。那些仕途暧昧、财富起伏、身体欠安的人,都需要神的代理人和代言人预测祸福、指点迷津和祈求安康。特别是没有安全感的贪官,更需要从“大师”那里找到安慰。

王林曾对记者炫耀,有次在宁波见到一群官员,他指着其中一个官员说,30天之内你全家必有牢狱之灾。当时这个官员不屑一顾;不久家人被抓,这个官员在电话里哭着向他求助。不到30天,官员也进了监狱。

王林还说:“一些女明星事业低迷,婚姻不顺,婚后不孕,孩子患病等,都主动找我指点化解,其中包括天后王菲等众多明星。”

把自己包装成“超人”,是所有“气功大师”的惯用伎俩。对膜拜者,“大师”们用的是恐吓和安慰——用灾难来恐吓,用消灾来安慰;对反对者,“大师”们用的是恐吓与威胁——王林就对司马南发狠话:“我用气功隔几十米都能戳死你!”

有了追随者,尤其是有了明星名人、高官巨贾等追随者以后,王林就拉起了朋友圈和利益链。他居于朋友圈的中心,指挥调度权力、人力和财力资源,成为“高级掮客”、“高级皮条客”、“地下组织部长”、“互助组组长”等。许多朝拜王林的人,就是冲着他的人脉关系去的。

随着王林被拘,他的《中国人》可能要绝版了,但类似的“大师”恐怕不会绝版。

几天前,昔日风光无限的“气功大师”王林“摊上大事儿了”。因涉嫌非法拘禁并杀害弟子邹勇,他被江西萍乡警方带走调查,目前被羁押在萍乡市看守所。众所周知,在卷入邹勇被绑杀案之前,王林曾被警方控制,却又因有关部门“未掌握有效证据”而“自由”两年之久。人们奇怪的是,王林何以迷倒了一批人,又何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得到任何处置。

在被王林迷倒的人当中,赫然排列着一批高官、明星、巨贾,他们争先恐后地成为他的座上宾,并且为他痴迷。这其中,有一些我们熟悉的落马官员,有认他当干爹的当红明星,还有富可敌国的企业家。人们不免心生疑窦,仅凭王林自我号称能够如何如何,就能把各界精英人士说得如此心动并行动?与其围观王林有多不堪,不如审视“精英”们到底是否精英。王林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些伪精英们亮丽光鲜的面孔背后的不堪。

那些伪精英当中,尤其值得注意的就是拜神弄鬼的官员。官员拜神弄鬼自古有之,一些官员为寻求心理安慰,将升官发财、逢凶化吉的希望寄托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鬼神宿命论上,正如中央党校教授吴忠民所言“一边贪污腐败,一边烧香拜佛”。既然官员拜神弄鬼严重违反中国共产党党章,与党的宗旨和方针严重违背,对这样的官员,就应该好好调查并依法依规处理。

伪精英们对“王林”们着迷,也说明我们的社会还需要增强去伪存真的筛选能力。一个健康的社会,当有科学精神的普及和完善的用人评价机制,不能让心怀鬼胎、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如此迷茫的人在社会各界领军,成为舞台中心的主角。

王林成为谜,也同样不可思议。两年前,江西省法制办曾会同多部门商讨认为,王林涉嫌非法行医罪、非法持有枪支罪、偷税罪、行贿罪、重婚罪、赌博罪等六宗罪。但此后,该案却成了“悬案”,一直不见进展。其间,王林还曾以悠游姿态在公众视野里“刷存在感”。今天,王林终因涉及命案而被调查,不禁使人发问,假如王林没有涉嫌杀人,就不会对他进行惩戒了吗?王林到底有没有违法违规?谁是他背后真正的隐形保护伞?对于这些谜,公众有权利知晓。

王林被控多宗罪却迟迟没有说法,有关方面其实早该给公众一个令人信服的交代了。在政务公开已经成为政府科学执政主旋律的今天,王林们这样的与群众精神生活攸关的事件之谜,应该尽早揭开。这是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是提高社会明辨是非的能力的要求,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要求。

王林事件所以成为谜,与我们不少部门和单位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认识偏颇有关。如果不能旗帜鲜明地管管那些“江湖大骗子”,何谈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王林的迷与谜给人留给我们许多思考。一个文明健康的社会,绝对不该迷恋王林这样的坑蒙拐骗之流,更不能让坑蒙拐骗之流成为谜。因为我们需要在精神高地上率先垂范的英雄榜样的引领,我们也需要生活中无数凡人流露出的美好品德的熏陶,我们更需要将丑公之天下、人人喊打的能力与机制。如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从文件里、会议中,走到社会里、人心中。

【精英的“迷信”,表明了一些中国精英并未能将自身从传统糟粕的母体中完全脱离。但他们却将这种本属于大众的特性,精心包装起来,成为傲视大众的武器。】

曾是风光无限的王林,在持续的争议声中,现在终于走向“偶像的黄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特异功能热”到现在,前赴后继产生了许多“大师”,不断被证“伪”而又借尸还魂,充分说明了迷信在中国具有深厚的民众土壤。

“大师”的宝座连同他的“王府”摇摇欲坠,连累了当初曾奉之为上宾的一干政治界、经济界以及娱乐圈名流,不免会有些尴尬;一些大众也自然不会放弃这一“幸灾乐祸”的机会。一切本波澜不惊,按照商业社会的正常套路走。但这次却横生枝节,有人炮制出“下流社会/精英阶层”的二元对立论,道义上声援“特异功能”以及精英人士,同时批评那些以“诋毁、嘲弄为乐事”的、“智商很低、缺乏安全感、缺乏最基本的科学常识”的“下流社会”。

精英,本来是指各行各业的“人才”。比如战场上的英雄、烧锅炉的能手,都应该是各自领域的精英。但现在,“精英”已经悄悄被所谓的“成功者”阶层所垄断,他们中的很多人掌控并互相交换资源,精致高雅,名权利的成功让他们充满了自信和骄傲。

“跟王林合影者不应该被嘲笑”,这句话其实是可以成立的,正如吴晓波的文章所言,宽容能力和理性,应该是文明社会的标志。但是,如果细看这篇文章,问题正出在其强烈的、过于自信和自傲的精英意识。

细节之一是,作者有意列举出诸多特异功能“见证者”的头衔和身份。对问题和现象的质疑,本来跟身份和地位无关,这种不合逻辑的佐证,隐含了作者对精英身份的“迷信”。在这种迷信之下,作者似乎忘记了,早在上世纪90年代“特异功能热”时,中国的许多“精英”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表现出了自己的软弱;而且也似乎不知道,当时已经有足够严谨的科学实验对张宝胜、严新等人的“特异功能”作出盖棺论定。作者当然也无意于掩盖,自己其实是有些“迷信”的。

即使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对迷信或者神秘的指摘,容易遭致大众的反对。如前所言,在一个有迷信的深厚土壤的国度,这一点很正常。但是,以精英自据而坚持迷信,其实不能说体现精英的骄傲而只能说凸显了相当一部分中国精英的软弱。自信与软弱如此和谐地共存,细究起来,正表明一部分中国的精英缺少剔除自身文化负面积淀的自觉和能力。以“精英”自据的作者,和民众一样,津津乐道于爱因斯坦晚年开始信仰宗教。但宗教作为灵魂的皈依之所,与迷信并不是一回事。

因此,精英的“迷信”,正是鲁迅所说的皮袍下面的“小”,表明了一些中国精英并未能将自身从传统糟粕的母体中完全脱离。吊诡的是,一些精英却将这种本属于大众的特性,精心包装起来,成为傲视大众的武器。

这次的“精英”表演,让我联想起钱理群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以及“精英的代表”芮成钢。如果说理性、宽容是文明社会的标志和“智力底线”,那么,不迷信和反思精神,也同样应该是精英们所应该持有的底线。名、权、利等方面的世俗的成功,并不是精英的豁免令牌,王林事件理应让精英们反思自身的缺陷,反击大众永远不会让自身长进。

□刘志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近日来,一个又一个“大师”的神话破灭,有的是涉嫌组织邪教,并非法敛财骗色;有的穿梭于官商名流组成的朋友圈,却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而倒下。这些“大师”远去,留下了怎样的背影?低级的骗术、浮夸的表演、故弄玄虚的装神弄鬼,照出了光怪陆离的荒诞,也探底了社会容纳荒诞的土壤厚度。

当前是一个价值观多元交织的时代,也是需要“大师”的时代,需要有人能喊出几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豪言壮语,需要有人能在公众迷茫时指点迷津,需要有人引领一个时代的走向。当我们谈论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时,脑海中的指向往往就是一串文化符号,是足以承载时代良心、刻画时代面貌的大师。然而看看这些倒下的“大师”,他们赖以成名的手段,是隔空取物、意念转移、发功治病。功成名就之后,他们继续从事的是骗财、经商、权钱交易。这样的“大师”有多煊赫夺目,追随者们就有多凄凉可悲。

“谁将家集过幽都,每被行人问大苏”,苏辙出使辽国,却被异国人追着问苏轼的情况;“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的特立独行与渊博学问,引来毛姆、芥川龙之介、泰戈尔的拜访。苏轼与辜鸿铭,都可以称作一个时代的大师,他们的成就与风骨,成为一个时代的风标,足以得到当时多数社会成员的仰慕。今天的我们,即使未必对他们有多了解,只要读到这些仰慕之词,都可以想见其风采。因为这些大师,人们善良、朴素的情感可以在个人身上得到安稳的寄托,可以说,一个社会拥有足以担当得起万众期待的大师是幸福的。

我们今天也一样会出大师,那些伪大师们的陆续倒下,就是这个社会纠偏的过程。“时无英雄”的慨叹是被动的,如果人们所迷恋的,不再是高官厚禄的钟鸣鼎食,而是甘于奉献的勤奋坚忍,人们所追求的,不再是奇门异术的终南捷径,而是脚踏实地的步步为营,人们所信赖的,不是导入虚幻的鬼话连篇,而是引人向善的金玉良言,那么这个社会又怎么会埋没大师?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大师亦是如此。与其抱怨社会已无大师,倒不如先好好想想,我们需要怎样的大师?是在缥缈虚无之中给我们以安慰剂,还是在现实世界鼓舞人们进取奋发;是用迷信诈术颠覆科学认知,还是凭借智慧与觉悟给人们以心智上的启迪。或许当我们心中真正明确了需要什么样的大师,大师们也就自然出现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早已成为人人挂在嘴边的口号。但坏人与好人在法律面前同样平等,可能就不那么容易被接受。不管王林过去的行为多么可恶,在其接受法律审判时,仍然和其他所有好人一样,享有依法自辩的权利;法庭欲对其依法定罪,依然需要充分且可靠的证据。

“大师”王林的“关门弟子”邹勇被绑架、谋杀,两名嫌凶随即落网,“大师”王林本人亦因涉案而被江西公安机关拘押。

自从王林的“大师”身份和丑行曝光,公众、舆论就在焦急地等待着他何时才被收监关押,等待着他的“七宗罪”被一一坐实。尤其是随着江西警方先后宣布,王林所涉及的非法行医罪、非法持枪罪,均没有发现有效线索和证据,公众和舆论的焦急更是进一步转为焦虑,猜测甚至认定这些案件不能坐实,都是王林背后的“靠山”在继续发挥着作用。恰在此时,王林的弟子兼死敌邹勇被人绑架杀害,王林也因涉案而被拘押。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咒语终于被证实,舆论自然长出了一口气,就连平素最为冷静的评论者,也禁不住欢呼“‘大师’终于栽了”。

但这所有的欢呼都忽略了一个基本的前提,即王林至今仍然只是“涉案”。按照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无罪推定原则,现在的王林最多只是犯罪嫌疑人,哪怕他是千夫所指、劣行累累的“大师”。王林在这起绑架谋杀案件中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起到了何种作用,只能由法庭经过严格认真的审理最终确定,而不能靠公安部门流出的只言片语推测,更不能按舆论的期待和猜测进行大胆的勾勒想象。因此,在法院审理之前,就欢呼“‘大师’的末日”,甚至开始分析王林获罪会给他背后的势力带来何种影响,实在是有点操之过急。

其实回顾舆论在王林事件中的焦急表现,本来就存在诸多可商榷之处。譬如媒体反复提及的王林的“七宗罪”,既非司法机关指控,也非公安部门归纳,而是由和王林有着诸多利益纠葛的邹勇所提出,其指控的效力和被坐实为真实罪名的可能性本来就大可怀疑。至于其中的非法行医罪和非法持枪罪难以证实,其实也不难理解。除了王林自吹自擂和所谓“患者”替他吹嘘之外,指控王林非法行医,需要更具体、扎实的证据。而对于王林这样既不挂牌坐堂,也不开方拿药的“大师”来说,要证实其非法行医,显然比指控胡万林那样公开挂牌的“神医”困难很多,甚至很难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至于非法持枪罪,在缺少枪支这一关键物证的情况下,更是很难指控定罪。

王林被拘押之后,网上流传多份王林的“承诺书”,其内容都是承诺某某帮助将邹勇起诉、判刑之后,可以得到王林给予的数百万报酬。这些承诺书,也成为舆论指控王林有买凶杀人动机的新证据。但翻遍这些承诺书,其对被求助者的诉求,都是希望对方能用法律手段扳倒邹勇,甚至置其于死地,却没有一份明示或暗示对方采取非法手段。如果仅有这些书证出现在指控王林的法庭上,反而可能成为帮助王林脱罪的证据。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早已成为人人挂在嘴边的口号。但坏人与好人在法律面前同样平等,可能就不那么容易被接受,而这却恰恰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本来含义。因此,不管王林过去的行为多么可恶,在其接受法律审判时,仍然和其他所有好人一样,享有依法自辩的权利;法庭欲对其依法定罪,依然需要充分且可靠的证据。

“大师”对社会的危害甚大,但“大师”从来都不是从天上空降,而是从我们的社会中生长出来的。对“大师”神通的过分想象、渲染,就是“大师”成长的土壤。甚至在“大师”被揭露之后,这种想象和渲染依然没有随之终止,对王林的政商圈子的过度想象和对案情背景的无尽渲染,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大师”仍在散发着的“余威”。其实江湖术士从来都少有善终,不同的是,今天的他们不会再在民众的欢呼声中被烧死,而是必须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接受法律的审判。

大师王林,这回栽了。

据新华社报道,上周五失联的“萍乡市民邹某”,系被身份不明人员绑架,经警方立案侦查,刘峰、朱礼通有重大作案嫌疑,并已对绑架并杀害邹某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警方进一步称,黄钰刚、王林涉及此案。王林无人不知,而邹某,正是他的关门弟子、后来因利益纠葛而反目成仇的邹勇。

按理说,号称法力无边的王林王大师,是用不着以这么土的方法介入这个案子的。但事实上,如同他保官“不倒”、而被保的官员屡屡落马一样,王林处理仇人的能力,并没人们想象得那么神乎其神。人们等着他进去,就像等一个超大型的魔术抖下最后的包袱。这一天,果然来了。

王大师两年前就疑似身负七宗罪,前几天还晃悠着出现在牢牢惦记着他的公众面前,江西芦溪相关部门却在一片质疑声中给他卸了“非法行医”和“非法持有枪支”两大宗罪。人们虽然对这个江湖大师又一次成功“解套”心有疑惑,但依然保持了足够的耐心与期待。人们不会相信这个政商通吃、忽然暴富的神秘大师,能够在与他称兄道弟勾肩搭背的一个个官员落马之后,他能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而净如童身。

邹勇与王林的仇结,始于师徒关系的互相利用,结于利益纠纷的交恶,这已是公开的秘密。双方斗了两年多,剑拔弩张,早已杀机四伏。但是,王林带给社会的重重疑惑未能解开,与仇家的恶斗还在升级,却能悠然游走于江湖两年多,这是一个奇迹。这时候,人们虽鄙夷大师的荒唐法力,却似乎在他一次次化险为夷的过程中,感觉到他确有着一种常人达不到的功力。但这次,王林可能在自己的功力之下太自信了,他与仇人邹勇的绑架与被杀,已经牵扯在了一起。

邹勇之死,王林从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有待警方的进一步披露,但是,这个屡屡在身上变出蛇来的魔术师,这么多年来他拿捏别人的七寸,却没人把他的七寸给捏住了,没人能够还原他本来的蛇性,这是世人疑惑不解的事情。今天,如果最后确证邹勇的被害有王林的指使,那么,王林两年多来一次次神通广大的化险为夷,便等同于被放虎归了山,放蛇入了洞。

不久前相关部门的“证据不足”,虽然从法理上可以理解,但与人们想象中分分钟可以拿住他的七寸,差异还是太大。这么个关系复杂的特殊人物、影响广大的特殊案例,靠芦溪当地的部门查,确实难为了他们。如果王林牵进这场命案,在未来的法律程序上得以坐实,并且能够还原出最初的七宗罪,那么,今天以邹勇之死的恶性案件来将王林绳之以法,恐怕到时候总结起来,教训多于经验,失信多于自信。

可是,王林大师今天的这一劫,凭他的法力与功力,还能再显灵验吗?咱们走着瞧。

【法治社会最好的办法无非就是司法解决。这两年来,只要这些揭发与举报受到足够重视,能在排除外来干扰的情况下依法调查、依法处置,也决不致有此绑架案发。】

备受关注的“大师”王林,早在两年前就曾被多家媒体追问“七宗罪”,但“大师”仍毫发无伤。就在当地警方对王林的调查并无实质进展的当口,昨天,从江西萍乡市公安局传出一条爆炸性消息:2015年7月9日15时许,萍乡市公安局安源分局接到报案称,萍乡市民邹某被身份不明人员绑架。对此,安源分局立即依法立案侦查,经缜密工作后发现,王林(香港居民)涉及此案且已到案。

此案真相如何,还有待公安司法机关调查;有媒体公布了一份疑似王林手书的雇凶杀人“承诺书”,这有待依法认定;至于王林最后的罪与罚,也有待法院的最终裁判。此刻更值得关注的一个焦点是,“大师”王林如何成了绑架案的“嫌犯”;另一焦点则是邹某为何尝试了几乎所有维权手段,却始终无法化解他与王林的诸多纠纷?

被绑架者邹某,本是王林的“关门弟子”。也正因为这段师徒恩怨,才使得“大师”屡次走上媒体前台。邹某曾声称他在2009年交给王林500万元“拜师费”后成为其“弟子”,此后陆续被王林索要了近3000万元的财物。而王林也声称邹某因房屋纠纷欠他3300万元。既然双方争执不定,在法治社会最好的办法无非就是司法解决。两人也有三宗官司正在诉讼进程中,但看上去,司法并未及时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实现定分止争。

一个广为传播的细节是,2014年12月,邹某曾率众将王林的“王府”堵了个水泄不通,以此向王林要钱。但不管是诉诸司法诉讼,还是诉诸暴力威吓,都没能解决双方的问题。相反,王林与邹某这对“师徒”开始了长达两年的相互揭发、举报的过程。回想这两年来,只要这些揭发与举报受到足够重视,能在排除外来干扰的情况下依法调查、依法处置,也决不致有此绑架案发。

从现有信息看,王林与邹某这对昔日“师徒”的恩怨情仇,已不亚于一部好莱坞大片。但在法治社会,人们更追求在法律之下能拥有较具确定性的结果。一方面,当事人要相信法律、相信司法,同时也得给司法以应有的时间去完成法定的诉讼程序。另一方面,司法机关也应本着“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将定分止争作为司法参与社会管理的一大目标去努力。

理想状态下的法治,当是能治病于症状未发之前。法治并不是刑法之治,也不以刑事司法介入为常态。刑法总是最后的、迫不得已的公共产品。若是王林在前年所涉的几宗罪名能有效查明,王林与邹某的结局,也许不至于如此令人诧异。

本报特约评论员王云帆

“气功大师”王林2013年被曝“非法行医”,江西萍乡市芦溪县称成立调查组彻查。近两年后,近日,萍乡市卫计委表示,经排查未发现王林“非法行医”的有效线索和证据。王林当初还身陷“非法持枪案”,芦溪县公安局立案至今已近两年,对此同样无调查进展和结果。(《新京报》7月8日)

纷纷扰扰两年多后,公众终于等来“大师”王林的首个官方“鉴定”。结论或令人失望,但如果稍稍对王林“大师”的故事有所了解,这一由萍乡卫计委出具的鉴定结果,实在难称意外。王林是“气功大师”,是“萍乡首富”,更是被众多官员、明星追捧的“政商大师”。面对这一拥有多重显赫身份的“大师”级人物,却只由一个地方部门来作调查,一开始就难免存在公信上的缺憾。从调查路径看,一边是大师“座上宾”的非富即贵,一边是调查范围仅局限在芦溪县内,“未发现”猫儿腻实在不足为奇。

公众之所以对这一结果耿耿于怀,还不只是它背离了之前的预期,更因为对深陷包括“非法持有枪支”、“行贿”、“诈骗”等七宗罪疑云中的王林而言,“非法行医”只是一个相对较轻的“罪名”,如果对之调查都不能展现当地的公正态度与决心,它很可能意味着一个“不好的开始”。“非法持有枪支”罪当地警方也已立案快两年,至今仍无调查结果公布,或许已经说明一些问题。甚至,去年10月,王林还对外宣称,“捏造说我家里有什么枪支弹药,全是断章取义,捏造事实,司法系统早就撤案了。”尽管今年5月,芦溪公安方面对此予以否认,但迟迟“没有结果”,恰恰是“最不好的结果”。

此前围绕王林的“大师”光环有多大,当下留给公众的疑问就有多深。如果说“七宗罪”之说只是媒体和舆论根据公开信息所作的合理推理,那么,针对王林的公共追问,更大的缘由,是其“权力掮客”角色的深入人心。仅从公开信息看,已被判刑的江西省原省长胡长清、江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宋晨光、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等,均与其颇有私交。也正因为此,王林的“故事”进入大众视线后,就被舆论寄望为开通大师反腐的新通道,盯紧“王林”或是反腐新切入口。但故事的后续却并未朝着公众期待的方向发展,即便王林倒掉的官场故交这两年不断添加新例,其个人依然丝毫未受牵连,还时不时露面秀“平安”。鲜明反差之下,愈加激发舆论对王林“神通广大”的想象。

指控王林的“七宗罪”,不过是还原其真面貌的切口而已。与其说公众担心王林能否被治罪,不如说是关心王林的大师形象背后还站着怎样的权力身影,王林的“神通广大”之后又有多少源自权力的庇护。明晰这一点,鉴于王林与诸多问题官员之间的神秘交集,对其调查若还仅仅停留在地方层面,显然难以承载外界期待,也很可能是对其“问题”的低估。

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一个曾将众多官员和明星聚集麾下、被质疑为扮演了“权力掮客”角色的“大师”,将会面临怎样的公共对待?而官员与“大师”之间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将得到怎样的公共了断?至少,当“大师”曾经的众多官员“座上宾”们,接二连三地倒掉,其本人依然屹立不倒,既不符合人们朴素的正义期待,也有违一般的常识认知。

两个月前,芦溪县公安局局长卢政武受访时,曾以“现在是非常时期,到了合适的时候,我们会对外公布”为由,拒绝向媒体透露王林一案的调查进展。这一“非常时期”,到底是指什么?无论如何,公众都希望最终的调查结果,能充分还原出“大师”王林的真实面貌,而非某种博弈下的妥协之论。

【找王林“看病”的不是“达官”就是“显贵”,像当地调查组村东头调查一遍,村西头排查一次,再调查两年恐怕仍旧是“未发现王林非法行医的有效线索和证据”。对此,就需更高一级的部门来调查。】

据报道,“气功大师”王林2013年7月被指涉嫌非法行医,江西萍乡市芦溪县称成立专项调查组进行彻查。时隔近2年,萍乡市卫计委向媒体表示,该市近两年来多次组织开展打击非法行医集中行动及专项整顿,未发现王林非法行医的有效线索和证据。

两年前,王林在众多媒体的报道下,身陷“非法行医”、“非法持有枪支”、“行贿”、“诈骗”等七宗罪,其中以“非法行医”和“非法持有枪支”最为引人注目。当萍乡市芦溪县宣布成立专项调查组进行彻查时,公众仿佛感到,王林受到惩处指日可待了。而两年后“调查”出来的这么个结论,真是让人诧异。到底问题出在哪呢?

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可见,定这种罪,必须有证据证明有实实在在的非法行医行为,给谁看了病,以什么方法看病,结果如何,而且要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刑事追诉,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

芦溪县专项调查组对王林非法行医的“调查”不可谓不细,按其说法,其两年来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摸排”。但据《新京报》曾报道,跟随王林十多年的李密(化名)就说过,王林很少给本地人治病。王林入室弟子邹勇就对媒体讲过,王林是不会给没有身份、地位的人看病的,自己有好朋友找师父看病一次都是几万元,这还是徒弟介绍给的“人情价”。一看便知,找王林“看病”的不是“达官”就是“显贵”,像当地调查组村东头调查一遍,村西头排查一次,再调查两年恐怕仍旧是“未发现王林非法行医的有效线索和证据”。

这样的情况,难道当地调查组会不了解吗?非要耗上两年才给大家一个无关痛痒的结论?非也。跟前目前媒体的披露,恐怕王林和当地牵扯太多,有些调查只能拖着,渐渐淡出公众视线才是最优选择。其实这种“拖字诀”的调查,只会让王林案的疑云更难散去,当地调查部门的形象也会被王林这么一个无形的阴影笼罩着。

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王林“非法行医”并非像江湖游医,走西串东,他的目标群是非常明显的,奔着钱和权去的;他的手段也是很隐蔽的,不可能挂个“神医”的招牌招摇过市。要进一步调查清楚王林到底做了些什么,必须从他“治疗”过的那些“达官显贵”身上入手,也需要从身边人入手,比如跟他翻脸的徒弟邹勇。同时,对王林涉嫌其他罪行的调查也应加紧取证调查。

有着全国重大影响的事件,目前只由一个县宣称组成了专项调查组调查,显然已浪费了不少机会,对此就需更高一级的部门来调查。

同样令公众感到奇怪的是,虽然王林目前不涉“非法行医”,但其他的七宗罪呢?王林涉嫌非法持有枪支罪,可是早已刑事立案了的,为何至今没公布结果?其自费发行的书籍等,对其个人“医术”的宣传是否构成了非法宣传?很多的疑问,仍有待于相关部门查证,希望对此的调查,别让公众又白等两年。

□松一(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