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胶囊,问题在胶囊根在体制
www.fjnet.cn?2012-04-20 10:43? 汪红光?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4月15日,央视曝出国内9家药企的13种产品采用了铬超标空心胶囊的消息后,引起轩然大波。涉事药企中,除了丹东市通远药业有限公司、通化颐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召回被曝光批次的含毒产品外,其余药企至今仍无动作。药监局某人甚至曝出“媒体曝光数据不能作为查处依据”等不合时宜之语。 但事实毕竟是事实,随媒体跟进的浙江、江西等地权威部门对本地空心胶囊产品检测的结果,触目惊心地再次证实:毒胶囊大量存在。仅浙江新昌送检的96批次半成品中就有33批重金属铬超标。这个毫无悬念的结果不轻不重地抽了药监局一个耳光。 同以往“毒奶粉、毒大米”事件一样,此次毒胶囊曝光,依然是媒体的功劳。被民众依之为靠山,被政府包装成健康维护者的相关管理部门,仍然重复了当“相公”的局外人身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管理部门在每次涉毒事件中的后知后觉?值得三思。 业内人士称,胶囊分为肠溶、胃溶两种,但不管是哪一种类,它都是进入人体内的非食品类“食品”,除了按照药类标准检测外,完全应该接受食品类产品的检测。但很遗憾,一直以来,我们的药监部门、管理部门几乎从不检测胶囊的成分。到底是有意的心照不宣还是失职渎职?只有天知道了。 一盒毒胶囊较之于普通胶囊,成本要低0、2元,企业利用不法手段企图不当得利这可以理解。但如此小儿科的手段为什么总能够一次又一次地骗过装备精良、精英荟萃的管理部门? 很明显,相关管理部门监理观念落后,他们没有树立一切为了患者一切为了民众的观念,平时的工作总是以自身、以行业的方便为第一位,人为地制造一个个的管理漏洞,给不法企业留下了很多空间。 其次,不少管理者责任心不强,平时各项管理措施流于程序化、公式化,遇到事情后不是想着如何查清真相,给老百姓一个交代,而是想着如何掩盖,如何洗脱自己的干系。 毒胶囊之毒看似不法企业无良商人之毒,实际上是药物监管体制上的庸懒在作祟。由此想到丑闻不断的毒食品,假冒伪劣产品,他们与毒胶囊如出一辙,昭示着今天的某些管理模式、管理体制已经严重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了,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20]毒胶囊门,应追究涉事官员“监管渎职罪”
- [ 04-19]检不出的“毒”胶囊与“无害”的氯可乐
- [ 04-19]胶囊有“病”,谁来“治”
- [ 04-18]一颗胶囊剥开的医药行业乱象
- [ 04-17]一颗胶囊包含的粗放式发展窟窿
- [ 04-17]彻查问题胶囊,别怕个别药厂倒闭
- [ 04-16]“皮革胶囊”现行,监管又没跑过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