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已经是美国知名教授的阿尔瓦雷茨(Luis Walter Alvarez)去参加全美物理年会。吃午饭时他与27岁的芝加哥大学博士后格拉泽同桌。交谈中,格拉泽告诉阿尔瓦雷茨,自己的报告被安排在大会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场,他非常担心到时人们因提前离会而不来听。
阿尔瓦雷茨好奇地问格拉泽报告的内容。格拉泽说,他受啤酒摇晃后冒气泡的启发,想以此寻找探测基本粒子的方法。几年后,阿尔瓦雷茨在格拉泽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尝试,终于成功做出了第一台液氢气泡室。
虽然格拉泽的思想并不成熟,而阿尔瓦雷茨的液氢气泡室的设计思想也远超格拉泽当初的设想,但196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还是授给了年轻的格拉泽。
这是朱清时先生在一次讲座中给学生们列举的诺奖美谈。他想借此告诉同学们,创新最重要的是思想,只要有新思想,就可以超越伟大的科学家。
这听上去确实令人振奋。可是,格拉泽生活在美国,听朱校长讲故事的同学生活在中国。他们,很难有格拉泽的“幸运”。例子就在眼前。
最近获得拉斯克奖的屠呦呦,就面临该不该一个人得奖的争议。在这一成果中,她扮演了三个“第一”的角色:当年是她最先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代号为“523”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是她最先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也是她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但是,在中国医学界,不少人认为,523项目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很多人做了贡献,是不能把奖给屠呦呦一个人的。
在过去40年,屠呦呦都包围在有关争议中。而以格拉泽的获奖来看屠呦呦的获奖,这些争议简直不值一提——格拉泽获奖,凭的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阿尔瓦雷茨的贡献似乎要远远大于格拉泽,可获奖者却是格拉泽。难怪美国人认为,不要说屠呦呦在这一成果的取得中有三个“第一”,就是她只有一个“第一”,也该获奖。
在笔者看来,围绕屠呦呦获奖的争议,表明我国学术界对什么是学术贡献、什么是创新,还没怎么搞明白。可以说,从获得青蒿素成果到现在,40年过去了,在这方面的认识并没有多大改变,即轻视创造性思维,而一味追求创造性成果。这种本末倒置,让创造性成果难出,而且,即便产出创新性成果,也没有高度重视创造性思维。
- 2011-09-28屠呦呦获奖彰显科学精神
- 2011-09-27还有多少“屠呦呦”被阻院士墙